亮点湖北宜昌ldquo23人社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http://www.wxlianghong.com/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宜昌市人社系统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法,秉承“23℃人社服务”理念稳就业促产能、保发放安民心、聚人才保一线、下社区助抗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人社力量。
上一篇文章: 不要抛下被互联网ldquo困住rd 下一篇文章: 事业单位,年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夯实“稳就业”这个根基,为应对疫情提供坚强保障
为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稳定就业大局,宜昌市人社部门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从三个方面着手全力稳定就业岗位,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化解失业风险。一是援企与惠企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扶持。为积极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宜昌在全省率先出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发放政策。人社、财政部门主动服务,及时完成企业摸底、资金测算、政策制定、动员部署、资金调度、申报受理等工作,于2月29日向城区15家受市委市政府嘉奖的企业,预拨“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2万元,惠及上百家门店,稳定岗位个。及早起步、迅速行动,以“不见面”方式为符合条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截至目前共为家参保人数人(含)以下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1万元,稳岗20.65万个,从资金测算到拨付到账用时不到一周,是湖北省内最早拨付到位的市州。迅速贯彻落实阶段性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相关政策,根据文件规定,对符合免征条件的参保单位进行梳理,确定符合免征政策的1.7万家参保单位。在全省率先落实2月份免征社保费万元。预计执行期内(年2—6月),全市可免征企业单位社保费10.5亿元,城区可免征社保费5.86亿元。二是供给与需求无缝衔接稳定就业岗位。早在春节前,宜昌市人社局就组织全市人社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摸清辖区内企业用工和返乡务工人员情况,共调查企业近家,收集用工需求6.5万个,登记返乡务工人员信息25万条。节后,结合疫情防控情况,进一步开展复开工企业用工调查和返乡务工人员情况摸底,目前,已调查家复开工企业,收集用工需求余个,掌握返乡务工人员信息20万条。结合摸底掌握的情况,依托网络招聘平台,举办“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发布务工人员返岗、个人网上求职、企业网上招聘三张“线路图”。截至目前,组织网络专场招聘会54场次,其中复工复产企业专场网络招聘会2场,累计服务企业余家次,总浏览量达15.4万次,收到求职简历1.14万份。三是企业与个人两端兼顾保障复产复工。在企业层面,选派用工专员精准对接服务企业,建立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服务企业用工专员队伍,重点针对59家复开工企业提供24小时专项服务,按照国家和省、市明确的重点企业范围,摸清辖区内与应对疫情相关的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等情况,建立重点企业清单,一对一进行服务,一企一策制定服务方案,帮助奥美医疗、华强科技等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员工返岗和网络招聘服务,极大缓解了企业用工急需,截止目前已帮助企业网络招聘余人。在个人层面,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依托人社部用工对接服务平台,收集家企业条员工返岗信息,及时对接组织开展点对点包车接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落实交通补贴政策。对暂时不能返岗的劳动者,大力宣传引导其参加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返岗复工做好准备。把牢“优服务”这个抓手,在特殊时期兜实民生底线
疫情期间,宜昌市人社部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努力克服交通管制、线上办公等现实困难,以更强的担当、更细的部署、更实的举措保障各项人社服务不缺位、更到位。一是及时发放社保待遇“安民心”。二月初,市人社局积极协调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单位,安排人员提前到岗,加班加点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当月企业养老待遇、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城乡居保养老金各项待遇安全、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涉及企业13.8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4万人,城区居保享待人员2.9万人。同时提前发放工伤保险待遇,及时为市本级的名失业人员发放1月份失业保险金,为名失业人员发放12月份价格临时补贴。二是全面提供精准服务“暖人心”。提倡“网上办”,通过梳理湖北政务服务网、“智慧人社”网厅、“宜昌人社”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zx/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