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真好之十六派我的干细胞帮你打败病
在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
有这样一位80后基层医务工作者
每当血库血源告急时
她主动挺身而出无偿献血
患者生命遇到危险了
她毫不犹豫地捐髓救人
……
这位有着一副热心肠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名叫王彬(化名),她通过自己的爱心善举,温暖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8月8日早晨8点30分,王彬准时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她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使华东地区一名7岁男童获得重生。
王彬今年36岁,在年一次无偿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1月,宜昌市红十字会通知王彬,她与一名患者初配型成功,红十字会询问她的意见,王彬毫不犹豫地说:“这是真真实实地救人一命啊,没什么需要考虑的”。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就是我的使命。”说起为何毫不犹豫就答应捐献,王彬表示工作对她的影响很大。“以前上学,‘救死扶伤’对于我来说就是四个字,说出来像是唱高调。但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重症患者,他们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时,家属经常说‘医生不说放弃,我们就不放弃’。这让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王彬认为,面对生死时,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放弃希望。
今年3月初,王彬进行HLA高分辨分型检测,检测合格后,6月中旬捐献前体检合格,7月20日接到捐献采集通知,并签订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同意书,8月2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各项检查。从被告知配型成功后,她开始注意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始终让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王彬在基层医疗机构已工作十五年。年获得湖北乡镇名医荣誉称号、年湖北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次成功捐献,王彬将成为宜昌市第46例、湖北省例、全国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表示,一般而言,配型过程中亲人和同胞之间匹配的概率是25%;当患者无法通过亲人配型,非亲缘的骨髓库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作为一名9岁孩子的母亲,王彬在得知自己的受助者是一名孩子后,心情很激动:“我本身就是母亲,我知道一个孩子就是一家的希望。”她觉得自己的捐献意义更重大了,也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战胜病魔,健康快乐成长!
她在给小朋友的信中写道,“阿姨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见过很多和你一样生病的小朋友,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下都好了起来,但因为我们离得很远,所以我派我的干细胞去帮你打败病魔。”
王彬救助的小患者的父母今天特意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她捎来了一封信,他们说:“我们素昧平生,我也不知道您的姓名,没见过您的尊容,您却愿意为我儿子捐献骨髓。您的善举对于我儿子犹如父母再造之恩,我们没法用语言表达。当您的鲜血在孩子的身体里流淌时,也许就是孩子重生的开始,您崇高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家人,我们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您一样,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谈及此次捐献的经历,王彬感受很多:“这次捐献我切身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发达,整个捐献过程很简单,只要每天按时打动员剂,完成采血就可以。”王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事情,加入中华骨髓库。
来源
长江云
原标题:《之十六|派我的干细胞帮你打败病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1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