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抱团冲刺中国经济第五极
湘伴导读
一路春风好消息,湘鄂赣三省迎来重大利好。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擘画“中三角”美好蓝图。
方案印发有什么重大意义,有哪些“湖南元素”,三省同题作答如何出彩?
的美好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三省31市。年,城市群常住人口超1.3亿人,占全国约9.4%;GDP达11.1万亿元,占全国9.3%。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临江达海,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大优势是区位。在产业基础、科教资源、人口规模、城市构成等方面,也具备担纲重要增长极的潜力。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上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极格局。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方案印发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显著提升,将加速进阶中国经济“第五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事实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多年前就牵起了手。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三省接着签署了“1+N”合作协议,成立推进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具体落实协同发展合作事宜。
这些年,我们已经从高铁快速通达、旅游年卡畅游中,感受到了妥妥的幸福。
而这一次,国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寄予更高期待。方案明确总体定位: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围绕这一定位,方案提出年的发展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同城化实现实质性突破,南昌都市圈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铁路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基本实现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令人期待!
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实质性突破
城市群发展,在区域经济学上有个基本逻辑,就是未来中国将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小城市-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璀璨星城长沙夜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辜鹏博摄
可见,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方案提出,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强化都市圈带动作用,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关于“三核”,即全面提升武汉、长沙、南昌在先进制造研发、科技创新驱动、全球贸易服务、文化和商业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高标准建设湘江新区、赣江新区,强化三省省会城市引领功能。
关于“三圈”,方案提出,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城市实现同城化发展,形成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的都市圈。加快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进一步提升长沙、株洲、湘潭同城化质量,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加强南昌与周边市县联动对接,有序培育南昌都市圈。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在“发展目标”中明确,到年,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同城化实现实质性突破,南昌都市圈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从城市群到都市圈,将极大盘活区域经济。”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国家制定顶层设计,为湖南发挥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创造了难得机遇,长株潭都市圈坐标更加清晰,其引领作用将得到强化,湖南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将巩固和加强。
期待路相通,业相融,人相亲
城市群如何抱得更紧?必然是路相通,业相融,人相亲。
“铁公机”方面,方案规划建设武汉至宜昌、长沙至赣州、襄阳至常德、益阳至娄底、常德至岳阳至九江等铁路;推动国家高速公路G4、G60等扩容改造;实施长江及汉江、湘江、沅江、赣江等航道整治工程,深化湘桂赣粤运河前期研究论证;提升武汉、长沙、南昌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功能。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智能装配车间,技术人员在生产线上装配挖掘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郭立亮摄
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群将实施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比如,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都市圈打造“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器、5G射频器材、通信模块等,南昌都市圈发展智能终端、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
协同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湖北、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率先打造“全球快货物流圈”,即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牵手”的故事将在更多领域发生——
城市群内居住证有望互通互认;
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将实现一事联办、群内通办;
定期发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异地就医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建设江西、湖北、湖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同题作答,如何出彩
坦率地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与西部成渝双城经济圈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是一荣俱荣。”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说,各地区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打造支柱产业,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平台发展壮大,抬升整个中部的发展层次。
据悉,湖南近日将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专家建议,要以实施强省会战略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省会龙头带动作用,继续深化长株潭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的合作。
不仅是湖南在积极作为,湖北、江西同样为三省抱团发展鼓与呼!
据湖北日报报道——
湖北省发改委表示,从“新增长极”到“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拓展深化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成果,落实“1+N”合作协议,发挥三省联合办公室作用,推动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据江西日报报道——
江西省发改委表示,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省会城市会商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协作、污染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实施意见》的出台必将推动三省合作驶入“快车道”。
相信,同题作答,三省都会发挥各自优势,给出精彩答案。
来源丨湘伴编辑丨贺志平校对丨李絮枫审稿丨方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1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