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20万宜昌人的生活要大变样
最新消息
年,
有20万宜昌人的生活要大变样,
哪些人可以领到“福利”?
跟着小编去了解吧
↓↓↓
七月是干事创业的季节,天气给足了热情,干事创业就不该把热情降下来。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近期,日报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报道一件事。
粗略翻一下报纸,便会看到行程密集的活动:
7月5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7月10日,市委书记周霁调研秭归;
7月11日,我市在远安召开现场督办会……
▲7月10日,市委书记周霁在秭归调研。本报记者严晓冬摄
这些活动的主题都指向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
市委市政府这么拼,宜昌2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深度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难最苦的人。
可是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就会发现贫中有贫、困中有困,用报道中的语言说,就是深度贫困地区。
宜昌最贫困的地方在哪儿?
恐怕不好给出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位于秭归县西北部的泄滩乡桂花坪村,称之为宜昌的深度贫困地区,应当比较恰当。
这个村庄版图面积8.7平方公里(对比一下,西陵区的国土面积约89.9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26平方公里,名户籍人口中,人是贫困人口,超过人常年在外,真真山高坡陡、地薄人稀。
在如何实现脱贫这个问题上,无论是驻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做了很多探索。
养殖?61岁的村民周宗亮说,他尝试着养鸡,曾经买了30多只鸡苗,只是一年下来,能够成活的也就3只。驻村工作队也介绍,村民也在养猪,但多数年纪较大,养殖数量较少,来源仍然有限。
种植?说到秭归,多数人都想到了柑橘产业,这也是当前的探索方向,但由于耕地有限,且平均海拔米,依旧存在较大的困难。而村民正在发展的核桃产业实现丰产也还需要技术指导。
旅游?附近没有较成熟的旅游景点,该村距离乡政府29公里,距离长江岸边需1个小时车程,且通村公路崎岖,弯多路窄,易受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阻断。
脱贫任务艰巨,时间步步紧逼,怎么办?
破解之策,就在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因此,从白龙岗的会议室,到秭归的深山,再到远安的现场,市委书记周霁多次组织大家学习的意义也就在此。
而讲话中特别指出:
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也许为更多类似于桂花坪村的贫困地区找到了方向。
广度那么完成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是否有可供操作的现实经验可供学习?
在远安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现场督办会,其实也是一场学习会。
在我们已经见报的报道中用了一句话,远安县委书记张立新介绍兰考、井冈山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听起来颇有些拗口,实则是张立新在两地考察时学到的有价值的经验。
但具体是学习啥呢?我们不妨从问题着手。
扶贫对象精准问题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成效有目共睹,在实践中有的人已实现脱贫,有的人因其他原因返贫,这个动态过程,倘使没有动态的管理方式,恐难“精准”。
井冈山在全国首创“红蓝黄”三卡识别,对已脱贫户设为“黄卡”,将未脱贫户中一般贫困户设为“蓝卡”,低保、五保等特困户设为“红卡”,根据类别确定帮扶人、帮扶政策。
措施到户精准问题既是脱贫,工作自然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是全面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在无形中导致工作“偏科”,最终在效果上反映欠佳。
井冈山、兰考两地在围绕提高贫困人员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生产生活水平,聚合产业、医疗、教育、住房、金融等政策效应,使措施更为系统,也更细更实。
脱贫成效精准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的,是让困难群众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金杯银杯,最终都要靠帮扶对象的口碑来检验。
在两地的专项评估中,井冈山入户调查户,抽样群众认可度99.08%,兰考户,群众认可度98.96%,范围之广和认可度之高,体现的是扎扎实实的成效。
厚度按照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前全部实现脱贫,任务巨大。
巨大在哪?还是要从数据中寻找。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市仍有人尚未脱贫,根据近3年我市累计减贫人的脱贫进度,在两年半内完成这一任务,压力不少,况且让这部分人脱贫,还是坚中之坚的工作。
如此,问题又回到了起初的核心焦点上,怎么办?
从帮扶层面而言即是看到脱贫攻坚政治性、艰巨性和机遇性,把事情办扎实。这包括各级书记的责任,各地各部门的责任,基层组织的责任,驻村工作队的责任等,这些力量合在一起,便一定能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当然,这也需要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在工作目标上,先求过得硬,后求能过关;在脱贫标准上,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在时间安排上,既不赶进度,也不拖后腿。
从被帮扶层面而言即是要在扶智、扶志两大关键点上下功夫。相对而言,有志无智、有智无志者为少数,但帮扶对象的意愿也直接决定着效果,因而就要让贫穷并非“光荣”的思想深入每个人心中,激活志、激发智,内生动力足了,向前开动的马力也才更足。
应该说,未来两年多的时光是锻造每个参与这场战役者的时光,但会用厚实的成效改变数十万人的生活,对此,每个人都充满期待。
加油干,
让宜昌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支持的点赞!
往期回顾
乘轻轨去登机,搭“飞的”逛景区……未来的宜昌惊喜不断!
城区8大“交通堵点”肿么破?书记市长挂帅实施“畅通工程”!
宜昌市委给30位牛人打“优+”,他们牛在哪?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