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宜昌人,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大国点名
宜昌人请喊到!
宜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进展如何?
今天
宜昌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
在三峡日报社10楼新闻发布中心召开发布会现场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军
□市统计局局长、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肖鹏飞
□市公安局副局长赵正东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培明
□西陵区西陵街办大学路社区普查员覃婕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
一起看看
宜昌市第七次
全国人口普查的准备情况
一、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一)强化政府行为,精心组织实施
(二)强化工作落实,周密部署推进
01组建四级普查机构
市人普办从综合、宣传、业务、数据处理、户口整顿、工作落实、执法检查等方面明确内设分组及职责。宜昌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机构组建。0选聘普查人员
全市按照《“两员”选聘培训管理细则》的要求,共选聘“两员”人。考虑到人口普查持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对“两员”要求高,全市还增补、配备了一批“两员”后备队伍。03划分普查小区、绘制地图
市人普办按照“重指导、抓实效”的思路,圆满完成了分区绘图标注工作。为确保行政区划稳定,市人普办与市民政局下发紧急通知,暂缓行政区划调整。宜昌市共划分出个普查小区,标绘座建筑物。04精心组织试点
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试点”的原则,统筹安排全市14个县市区各挑选1-个村(社区)开展试点。05强化两员培训
目前各县市区基层“两员”的培训已全部完成,全市1.7万余名“两员”已全部注册完毕,并分配到各普查小区。06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在全市18个大型广场、BRT公交站台、市直个政务屏、高速收费站、机场、火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和临街商铺滚动播放普查标语、宣传短片,全方位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三)强化部门联动,凝聚普查合力
按照“重协调、抓落实”的思路,宜昌全市形成了普查工作一盘棋,县市主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人普领导小组部署,坚持“三重三抓”的思路,加速推进各项工作,为普查正式登记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扎实抓好入户摸底工作。
按照入户摸底各个环节、各项指标要求,加强督办指导,确保摸底进度和质量。市人普办按照分片督导机制,对摸底工作进行督办,重点对普查员是否入户和摸底进度质量进行督办,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利用部门资料开展分析比对。
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资料,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和普查效率,发挥行政记录在普查工作中的作用。
(三)持续开展人口普查宣传。
10月集中开展宣传月活动,逐步将人口普查宣传动员工作推向高潮。充分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电信运营商的作用,举办好“人口普查宣传一堂课”等活动,为00年11月1日正式入户营造浓厚氛围。
(四)开展普查正式登记。
认真抓好10月11日至1月10日的入户登记工作,规范登记填报流程,注重质量实效,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答记者问-
请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有哪些?普查需要获取居民身份证号、居住地址等信息,我们很关心,普查获取的个人信息怎样保密?
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即11月1日零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普查机构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信息。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为出差、探亲、旅游等原因,人口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请问应该在什么地方进行普查登记?这次普查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吗?
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相同的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除在现住地登记外,还需要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
3.户口待定的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4.居无定所的人员在普查标准时点的居住地进行登记。
5.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6.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外的普查对象,由其出国前户口登记地的家庭或单位(集体户)申报登记。
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所以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同时,由于人口居住状况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了解我国人口的总体居住情况,从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有关居住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反映当前人口的居住状况。
3、公安部门掌握的人口信息与普查登记信息有何不同?
答:公安部门掌握的是户籍人口资料,人口普查登记的是常住人口信息。随着人口流动加快,人户分离现象非常普遍,我们需要通过人口普查详尽了解核实掌握以普查区为单位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等情况,对无户口的及时登记户口,对应销未销户口的进行清理。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前期准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年6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开展0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部署,以户籍人口、“一标三实”、疫情健康码等“三项数据”为基础,坚持专群结合、整合社会资源,采取入户实地核查、电话核对和系统比对相结合,充分应用大数据推送、逐户逐人采集、与房主关系关联、“错、重、假、漏”户口问题纠错、数据分析比对倒查等措施,全面掌握了全市人口总量和家庭成员关系,重点解决重复户口、人户分离、户口待定人员、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纠正了“姓名、年龄、父母信息”等登记项目差错,保证了全市人口底数清、流入人员情况明、户口登记项目零差错,圆满完成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户口清理整顿工作任务。据统计,为期四个月全市户口清理整顿工作,共核查比对关联户籍人口.9万人,解决重复户口08人、应销未销人、漏报补录人、信息纠错08人次,新登记来宜居住流动人口5.3万人,制作大小门牌号码4.6万块,为推进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保证普查质量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撑。
4、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怎样确保入户登记安全?普查中怎样获得出生和死亡人口信息?
答:宜昌市市县两级卫生健康部门按照0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履行部门职责。
一是切实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疫情防控。人口普查工作进入摸底清查和入户登记的关键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极其重要。全市所有“两员”在入户登记前须医院参加免费核酸检测。在开展入户工作时,应佩戴普查员或普查指导员证件,主动向普查对象出具核酸检测证明,消除普查对象顾虑。“两员”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入户前测量自身体温,正常情况才可入户。入户时,“两员”要全程佩戴口罩,提醒普查对象佩戴口罩,并与普查对象尽量保持1米以上间隔距离,陪同人员在室外等候,避免人员聚集。入户完毕后,需使用酒精对双手、数据采集设备及相关物品进行消毒。“两员”及普查对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进行迅速有效处置,未解除安全预警前暂停入户工作。
人口普查工作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支持、理解和配合,市卫生健康部门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整理提供出生、死亡人口等行政记录,为人口普查提供相关数据支撑。今年9月,根据市人普办的统一安排,全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向市县两级人普办提供了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在院半年以上护工和病人信息等4.46万条行政记录资料,为进一步摸清人口底数、防止人口漏登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5、作为普查对象,入户登记时应该怎样配合?
答:根据普查方案,00年10月11日至1月10日为入户工作时间,普查对象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隐瞒、伪造有关情况。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入户期间,我们将佩戴统一的普查证件,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热情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积极配合我们普查员开展调查。
宜昌各县市区
人口普查登记期间咨询服务电话
普查机构名称座机号码宜昌市人普办()宜都市人普办()枝江市人普办()当阳市人普办()6713远安县人普办()秭归县人普办()兴山县人普办长阳县人普办()五峰县人普办()夷陵区人普办()西陵区人普办()伍家岗区人普办()点军区人普办()猇亭区人普办()宜昌高新区人普办()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来源
三峡日报
记者
周燕琼
图片
付蓓蓓
编辑
张平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