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家长快看教育部发布重要提示
天气炎热
孩子们喜欢在户外游玩,
然而,可能因为防护不当,
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甚至会引发意外。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5月30日到7月3日间,
40余天全国各地约50名学生溺亡。
溺水已成为
我国-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夏季更是事故高发期。
8月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关于年中小学生暑假安全工作的提示》,
就做好暑期安全防护、
夏令营的饮食卫生出行安全
和防溺水“六不准”等工作,
做出一系列提醒。
目前正值暑期,是广大中小学生外出参加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相对集中的时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夏令营及校外活动的安全防护。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时,学校要配备责任心强、数量足够的随队教师;时刻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疾病预防和出行安全;不得前往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在电网、高压线等危险区域活动。要落实好教育部防溺水工作“六不准”要求,切实提高学生预防溺水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教育部办公厅
年8月日
防患于未然,
防溺水安全知识,
赶紧学起来!
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防溺水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懂水性的学生下水施救。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吸足气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水。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采用仰泳或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如果你不懂水性,禁止下水救人。
三、当发生溺水时,如何自救?
不熟悉水性者:除呼救外,采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动,这样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来源丨宜昌发布、教育部办公厅
编辑丨杨杨编审丨水仙
转载须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蓝
图
理想国影像摄微博#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发布投稿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