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时间在宜昌城里走过的足迹宜昌老街
一张褪色的照片
好像带给我一点点怀念
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
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
——李荣浩《老街》
我觉得对于一个地方最高级的评价不是「我想去」。而是像我七老八十的爷爷奶奶说的这样。不是原话,大意如下。
「这一辈子活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劲儿了。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想干也干不动了。非要问我有什么念念不忘的事,只有一件。像我爸我妈一样,你们这些小的可以给我们办个漂亮的后事,最好埋了别烧。实在不行,灰也别放个瓮子里,给我带到滨江公园撒了。以后我去遛弯儿也少走两步路」对,就是这样。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如果可以,让我也死在这儿。
“一方铁盒歌残晚,伛偻老翁倚窗栏。潋滟春秋难道尽,且向宜昌老街看。”
一块小小的黑板,不定期更新了这么多年,好像一个古老的微博的概念。可以看到落款处的日期是.12.27
“奇花异草隐深山,赤脚攀峰汗浸衫。但愿寻得神物药,解脱百姓看病难。”
有才华的年轻老板弄了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精心打造出了一个有腔有调的咖啡馆。我问过了,没办法开走的。现在停在大南门的江边,下车两步就是长江水。
这是我在宜昌市内最喜欢的建筑之一,就在那个公车咖啡下游大概一公里的地方。也是无敌江景,每次从这里路过都会想象如果住在这里生活该有多写意。
从没进去过的南榭,真是个好名字。应该是出自“滕公甲第冠神州,书日青烟瓦上浮。南榭薰风偏解愠,北阶萱草更忘忧。”结合清新怡人的盆景摆陈,正如诗文所言,清愠解暑。
“滕公甲第冠神州,书日青烟瓦上浮。南榭薰风偏解愠,北阶萱草更忘忧。”
在福绥路上的老街,正宗地道的宜昌老城区。这块牌匾也是我拍照的时候才发现,即使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还有人在保护已经脆弱不堪的人文关怀,青石板路,老旧楼房,仿佛在无声的诠释岁月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厚重与沧桑。
据说是日据时期留下来的葡式建筑,这好像是最后一幢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店名是我觉得宜昌市内最好的一个店名。可以看到后面的院子,那都医院的地方。所以这个餐馆的名字叫,很遗憾没去吃过,不知道好吃与否。
过早标配。面是爽滑筋道的碱水面,奶是本地工厂生产的新鲜奶。当然还有中配加个煎蛋或者肉沫,甚至高配花面(牛羊肉,猪牛肚以及肥肠随意搭配)。
江畔的冬日清晨的雾。我相信那些号称锁水保湿的美容产品,因为时至今日姑娘们确实都越来越好看了。但我更相信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浓厚的雾罩,才是最高级的化妆品。
宜昌市儿童食品厂的旧址,从横幅内容应该可以看出正在拆迁谈判。软糯香甜的绿豆糕和酥脆咸鲜的夷陵酥是我个人最爱的两个童年小食。其实门市部现在还在营业,在时代广场不远处的环城东路上。
招牌和锈迹斑驳的铁门告诉我这至少是上个世纪的感觉了。书店二字是用繁体字写就的,和平除开本身的含义之外另外一个用意在于这间书店所在的小巷名字。小巷名叫平和里。
这条色古香的巷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巷尾可能会有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基本很少在这条巷弄里碰到年轻人,大都是像图里这样的颤颤巍巍的老人家。右边的吊脚楼是个餐馆,左边的堰墙背后就是宜昌市政府。
独门独户的小院,像极了上海外滩十里洋场上的小洋楼。总感觉何书桓就在这个门口等陆依萍,雪姨在这里一边敲门一边破口大骂。门口的竣工牌上写的是「宜昌市保护欧式建筑群」。
这个公园曾经闲置过一段时间几乎全部游乐设施都停业了,后来又被重新开发了一次,但是游乐设施依然没有还原,那个可以摸到市内最高点的摩天轮是再也没有机会坐一次了。不过位置不太好导致游人不多还是有它的优点,这种四下无人、万籁无声的感觉实在太棒了。给我一本书,一瓶水,几个面包和一个充电宝的话,我可以在这里坐上一整天。
烈士陵园本来就在东山公园里面,算是园中园。为什么单开一篇另起一行呢?因为人民战士的尊严大于一切,这只是对于为我们创造这长达半个多世纪和平年代的他们的尊重。
编辑
彦博
校对
雨晴
出品
魅力宜昌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鍜ㄨ鐧界櫆椋庤兘娌荤枟濂藉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