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历史100讲宜昌地市党政机关进
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宜昌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在市委书记彭天琦、市长刘真的率领下,由当阳县城出发,于19日进驻宜昌城区。7月22日,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警备司令部正式对外办公。宜昌市辖旧宜昌县城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4镇的完整范围,总面积是37.12平方公里。7月下旬,根据湖北省政府电令,宜昌市政府下设3个区。原信义镇为第一区;原仁爱镇为第二区;原忠孝镇与和平镇合并为第三区,并分别建立区人民政府,宜昌市正式形成建制。
7月底和8月初,宜昌地委、宜昌专署机关陆续进驻宜昌城区。王延春任地委书记兼宜昌军分区政治委员。宜昌地委下辖旧第六行政督察区的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和旧第四行政督察区的枝江县,总面积平方公里。
年8月5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发出《布告》,宣布自即日起废除保甲组织与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性质的居民组织。与此同时,颁布《宜昌市居民小组之组织暂行条例》。《布告》发出后,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废除了设在宜昌城区的原国民党宜昌县政府所管辖的4个镇、39个保、个甲。经过调查准备、宣传发动、直接选举三个阶段,在宜昌市内建立了个居民小组。年3月,《宜昌市居民代表委员会组织通则》公布实施。年8月,宜昌市区内设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街政委员会,为党政合一的基层政权组织。
随着宜昌各地的相继解放,宜昌地委、宜昌专员公署迅速着手各县政权组织的建设。到年10月,宜昌地区所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县的县级政权建设全部完成。各县县委和人民政府成立后,加强了区、乡(镇)级党组织和基层人民政权建设,至年底,各县区、镇、乡人民政府组建完成。宜昌地区共设立90个区、8个镇、个乡。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w/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