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就在身边湖北宜昌市探索发挥基层治理的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被称为三峡大坝库首第一村。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了这个紧邻大坝的移民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们村后,过去的农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过去的烂尾楼改造成培训中心,年至今接待培训14.5万人次。源源不断的游客到这里追随总书记的脚步、体验库区民宿、观三峡美景。”近日,当时担任讲解任务的村网格管理员韩鸿英带记者一路看一路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的一幕幕情景,时隔两年多,她仍十分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移民的生活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非常关心,我希望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的新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也凝聚了我们住太平溪镇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太平溪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活动组组长周利河在许家冲村“政协委员工作室”门口指着前面一块晾满衣物的场地对记者说:“你看,村里洗晒的衣物现在都是分片区集中晾晒,既不影响村容村貌,也方便了群众生活需要。设置晾衣区就是委员们提出的好点子。目前村里有序发展起38家民宿,今年许家冲村还获评‘全国旅游名村’,相比年之前民宿的自发无序,现在成立了民宿协会统一指导规范,民宿发展质量大大提升,这些也有赖于委员们的调研和与镇党委集体协商带来的活力。”
“宋海军、吴德运、陈绪敏……”来自宜昌市、夷陵区两级政协八名委员的职务、电话都在委员工作室墙上公开。这八双脚扎在这里,从解决身边群众困难到为村企业生产出谋划策,有呼必应,无呼也要跑。委员们说:“感觉委员身份更‘实’了,也更敢‘亮’身份了。”
01
平台激活意识
从事建筑行业的王地海是宜昌市伍家岗区政协的一名老委员。
“这两年,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委员就在身边’这项活动的实施。”王地海面对记者的采访很自豪也很激动:“我不用准备稿子,自己做的每件实事都记得。”
今年3月,宜昌市政协根据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湖北省政协开展的“协商在一线”工作,将年以来在全市政协开展的“三解一听一访”活动深化为“委员就在身边”活动,以市、县(区)两级政协联动,住宜昌省、市、县三级名委员联合统筹,以县域为单位组建13个活动联组,划分若干小组和小分队。活动内容明确为——解群众思想之惑、现实之困、矛盾之结,听意见建议,访界别群众。
王地海被分到该区伍家乡委员活动组开展日常活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赶在宜昌封城前从全国各地朋友那里调集了口罩等防护物资,先后将10万只口罩送到十几个村。村里人说:“看到你们,我们紧张的心放下了不少。”疫后重振,很多中小企业对支持政策不知晓不明晰,他就集中收集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政策,并结合自己企业复工复产流程,制作了指导企业对接政策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手册,发给身边的中小企业参考。“这些惠企政策都是从基层向上反映后出台的,作为委员,我有责任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王地海说。
“把党的政策宣传下去,把老百姓的意见反映上来,在一听一访中化矛盾解困难聚共识。”宜昌市政协主席宋文豹说,“‘委员就在身边’平台的搭建既是‘三解一听一访’的延伸,更是强化委员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强化委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责任意识,强化委员联系基层善于履职的身份意识。”
02
助力“智”治
年6月,宜昌市西陵区新白龙岗小区成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改造后旧貌换新颜,但因收取停车费等原因,业委会全体辞职,小区一度陷入瘫痪状态。今年6月19日,西陵区政协“委员就在身边”活动召集街道委员之家第五工作队来到小区,就业主委员会组建开展协商议事,区住建局、云集街道、赵家湾社区负责人及部分业主代表参加协商,并达成尽快组建业委会的共识。
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在职党员和热心居民的共同推动下,8月23日,新白龙岗小区顺利推选出新一届小区业主委员会,为小区长效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西陵区,省、市、县(区)三级共名政协委员落到各街道(开发区)建“政协委员之家”,沉在各社区(村)建“委员工作站”,56名有影响力的界别委员在小区建“委员工作室”,“家—站—室”协商议事平台,为完善“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助力。西陵经济开发区“委员就在身边”工作队助推区政府将葛洲坝片区窑湾村民居住点全部纳入“三供一业”老旧小区维修改造范围;香樟里地产项目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户还迁户及农民工两年来多次到市委、市政府集体上访,通过“委员就在身边”平台,召集各方现场共商解决方案,推动项目顺利建成,化解了积案。
西陵区委书记卢斌说:“委员就在身边,让政协委员的作用在服务市民中实起来,政协组织的阵地建设在基层一线中活起来,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在城市社会治理中强起来了!”
在枝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与名宜昌市、枝江市两级政协委员建起了“政协民主监督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c/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