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坪,原来已经这样美
卸甲坪是松滋市连接两省四县的边界之地,荆州地理“屋脊”。长期以来是荆州经济块头最小、发展速度最慢、群众生活最苦的乡镇。
55岁的徐大胜是这里的一名贫困户,因为土家人有依山而居的习俗,徐大胜之前一直住在海拔米的鹰咀尖上。
以前房子的墙都是那种土糊上去的。
——卸甲坪村6组村民徐大胜
不仅居住条件差,水电难通,与外界连接的只有一条坑洼小道,交通十分不便。
为此,当地政府在关望坡,为包括徐大胜在内的31户土家族同胞,规划了地灾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今年底,31户99位乡亲就能全部搬进位于关望坡的新家。
我们当前都在为入住安置房的贫困户发展香菇基地、蔬菜基地、养蜂基地,来推动产业发展,让贫困户能够住下来,有产业能够带动致富。
——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
党委书记刘德勇
据传,三国时关羽带兵经过,曾在此处回望,留恋荆楚风光,并令士兵在此卸甲休整,关望坡因此得名。如今,关望坡也将成为土家山民开启美好生活的温暖港湾。
82岁的宁远俊是卸甲坪的“山歌大王”,他和老伴陈玉球以歌为媒,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谈到卸甲坪这些年的变化,宁老说,都在乡亲们的歌声里了。
过去唱歌,生活不好,大家都很忧郁,现在高亢,欢快,高兴一些。
——“双钹锣鼓”省级“非遗”
传承人宁远俊
土墙屋、泥巴路,喝的屋檐水,吃的金包银,这曾是卸甲坪土家儿女的生活写照。
20年里,在各级政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c/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