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于悬崖峭壁之上,是闻

在长江三峡的山山水水之中,有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西陵峡口,它就是闻名遐迩的三游洞文物风景区。

清代龚绍仁诗云:“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说的就是现今的三游洞风景区。

三游洞风景区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

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宜昌,湖北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是始于唐宋时期的著名古迹和游览胜地,属于国家级AAAA级景区。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

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元和十四年(公元年),诗人白居易由,其弟白行简同行,路过夷陵(今宜昌),恰遇好友元稹,诗人元稹客居夷陵。

元白三人同游古洞,置酒畅谈,通宵不寐,恋恋不舍,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一首,并由白居易作序,书于洞壁。现洞中尚存明代重刻的白居易《三游洞序》碑石,诗已失传。三游洞即由此得名。

到了宋代,三游洞已成为南方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嘉祐元年(年)冬,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一同赴京,途经夷陵,寻胜游洞,赋诗唱和,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

人们称白居易三人之游为“前三游”,而称苏轼父子三人之游为“后三游”。

三游洞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并陈列有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的汉白玉石刻像、字画多件。

后室幽奥,洞壁上有几个小洞,即所谓“洞中有洞”,但可望而不可入。左壁有一耳洞,佝偻扶壁前行十几步,可通于洞外。

因游人多从此洞爬进爬出,把石壁磨得光滑发亮。石壁顶部有一形若悬钟的奇石,用石子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声如鼓。所以有“天钟地鼓”之说。因三游洞景色绮丽,曾被古人喻为“仙境”、“幻境”、“桃源洞”。至今洞壁上仍留有“洞天福地”的巨幅题刻。

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

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多件。

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大自然造就了三游洞绮丽的自然景观,历史留给了三游洞丰富的人文景观。

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三游洞现已形成以文物为特色,山水洞泉浑然一体,亭台楼阁交相映辉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区。

洞内整修陈列的碑刻琳琅满目。“元白塑像”立于洞室,若明若暗,惟妙惟肖。游人来到福地洞天,总爱和元白三人“合影留念”。

陆游泉

洞外下牢溪旁,“陆游泉”水清澈如镜,半壁石亭依山而建,古朴凝重。

据地方志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了三游洞。

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之余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这便是陆游泉的来历。

至喜亭

三游洞所在的夷山,旧貌换新容。由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记的至喜亭,造型独特,似仙女亭亭玉立于西陵峡口。

中外游客,“至之则喜”,以登亭远眺为乐。

至喜亭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1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竖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及古今诗画数十幅。

张飞擂鼓台

张飞擂鼓台位于三游洞山顶南侧,形若一巨大的圆形石峰,拔地而起,擎峙江滨,上有张飞擂鼓石像。

高大挺拔、栩栩如生的张飞塑像,再现了一代猛将的勃勃英姿。

古军垒

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在军垒中出土有古代箭镞以及东汉纪年砖等,立峡口古军垒,观西陵峡口美景,感古代雄关之雄壮。

雄踞峡口的古代军垒,形若城堡,与张飞擂鼓台遥相呼应,仿佛要把人们带进那战鼓声声的古战场。

中华震旦角石园、世界华人印章石园、抗战纪念遗址、刘封城遗址、津亭、山谷亭、长廊、观峡洞、栈道等遗址和景点,或依山而建,或临江而筑,高低错落,妙趣横生。

仿古建筑楚塞楼,位于三游洞山顶,在郁郁葱葱的群峰之间,显得气势非凡,格外壮观。

印章石园共征集到吴作人、关山月、王朝文等位世界知名华人画家的印章。取三峡大坝坝底江心石精心刻制。其风格各异、自然天成,将画家常用章放大成印章石雕。

登楼四望,重峦叠翠,风韵多娇,西览山重水复的峡江画廊,东眺举世闻名的葛洲坝雄发。正如白居易在《三游洞序》中所云:“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xc/115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