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宜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
8月8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行宜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刘溯剑致新闻发布词。
会上,就《宜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出台的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全面解读,并通报了改革最新进展情况。
据
悉
《方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改革,将过去局限在节点的、区域的、部分项目的改革试验扩展到涉及全市范围内所有涉及工程建设的审批,从项目立项直至竣工验收全流程中涉及的审批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不仅规范优化审批事项,也将中介服务事项,市政公用服务事项纳入规范优化范围。打造了最长88个工作日,最短2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通过减放并转调及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资料,分类制定项目审批流程。《方案》的出台,是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改善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的具体举措。
会上通报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关于如何压缩审批时间,压缩资料清单及提升政务服务和一张蓝图等提问。
据
了
解
我市已出台了四个阶段并联审批制度,从适用范围、适用事项、部门分工、审批模式、协调服务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六个方面对所在阶段事项进行梳理,明确串联事项、并联事项、各审批环节审批时间,以及各牵头部门职责与协调机制等。
制定了6类项目审批流程图,明确最长审批时间为88个工作日,最短审批时间为20个工作日。
梳理了审批事项清单,统一了四个阶段的一张申请表。将改革前47项审批事项相互串联,改革为10项主线审批,19项并联审批,2项变为自动备案,3项提前到项目生成阶段完成,7项技术审查事项。材料提交由原项简化至项,压缩率达到51%,且能通过系统获取资料,系统自动填写,做到一次申请,一套资料办理,避免企业重复提交,重复填表。
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设置工作,并设置自助服务区,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帮办。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于7月31日上线试运行。每个阶段一张申请表,一套资料,系统内部流转,审批时间严格按照流程图设定全程监控。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有沙龙宴生态酒店等6个项目在系统平台运行,并将严格按照流程图稳步推进。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覃远琳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夏青主持新闻发布会。中新社、湖北日报、荆楚网、楚天都市报、三峡日报等十多家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单位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整编
宜昌住建
编辑
谭谭
编审
住建小编、云端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y/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