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宜昌教育十三五规划新闻
覃照解读了
《宜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宜昌教育发展主要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突破性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高教中心;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制,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覃照强调,为了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规划》提出了“十一项工程”和一批重点项目???学生思想道德与身心综合素养培育工程、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工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工程、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教育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市将新建、续建项目50余个,投入资金约80亿元,同时,对接国家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湖北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市局拟在“十三五”期间向上争取的政策和项目共计15个。15个项目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会上,参会局领导回答了中省主要媒体驻宜记者宜昌市主要媒体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十三五”宜昌教育发展必须继续依靠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树立“优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规划统筹、项目推动、改革驱动、人才引领、管理增效”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领。《规划》中大家最关心的内容
参会局领导一一作答???
三峡广播电视总台
刚才局长在介绍“十三五”教育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中提到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请问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翟秀刚:“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完成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学前教育。
一是完善优化学前教育规划布局。县级政府承担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确定办园规模,大力举办公办园,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政策,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所。
二是加大落实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力度。完善以县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等投入政策,市、县两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三是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各县市区出台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限价收费、质量监管、财务审计和奖补政策等做出具体规定。
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培养。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公办园教职工工资待遇水平与县域内小学教职工基本一致,实现公办园编内编外教职工同工同酬。
五是全面提升办园水平。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一日保教活动规范》,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及教师指导用书的配备与指导,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快升等晋级步伐,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三峡宜昌网、中国宜昌网
近期,市委市政府通过了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请问市教育局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落实?
覃照:根据重点任务我们建议实施五项改革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一是探索建立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学校依法制定体现办学特色的学校章程,健全决策机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学术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建言会制度。二是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核心,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抓好试点工作,逐步推广到所有学校,建立完善高效的工作体系,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适时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专业职级评价标准,推行职级制管理,全面建立校长选拔、评价、晋升、奖惩、退出等方面一整套管理制度,破解目前校长队伍建设的“天花板”效应。
(三)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学习借鉴成都市、武汉高新区等地经验,在现有编制和人事管理政策框架下,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设立教师管理中心,将教育系统的教师编制整体划转至教师管理中心,由教师管理中心与教师签订人事聘用合同,学校与教师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实现全员竞岗、全员聘用。二是为应对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需要增加教师而无编可用的问题,根据中央编办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由教育部门会同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每年核定一定数量的聘用制教师招聘计划,比照事业编制人员,公开招聘、同工同酬、同等管理、同等经费保障。
(四)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一是探索建立面向全体初中和小学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教育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方向,引导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业时自主选择分流,促进普职协调发展。二是实施初升高招生制度改革,适应新高考要求,对中考方案进行修定完善。
(五)实施学校评价制度改革。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办学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在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及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健全对学校的监督指导机制。
三峡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y/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