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里的黄花魂

金秋十月,天蔚蓝,地碧绿,和风丽日;桂花飘香,丰收在旺;百鸟齐鸣,歌唱美丽的日子、锦绣家园。

《宜昌保卫战》用全新的视角、史诗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七十多年前发生在鄂西的、震惊世界的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这段悲壮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已经载入我们民族团结御侮的光荣史册。

可是你没有?《宜昌保卫战》第二十七集里面提到了黄花。虽然寥寥数语,但是值得我们铭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道说道黄花在抗战中的那些事儿~

视频截图

黄花抗战导读:

黄花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陆军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湖北省立第六师范学院旧址

南边抗日将士陵园(陆军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日军两度轰炸黄花场

激战珠宝山

………

黄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宜昌保卫战》里提到的黄花场抗战纪念碑(注意流量,土豪随意)

原黄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大门的横匾,现位于小溪塔森林公园

黄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夷陵区黄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存遗址,余无存。公墓于年底动工至年完成,署名为“陆军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鄂西会战结束后,陈诚在宜昌县符家坪召开工作会议,认为第七十五军和三十二军作战有功,决议分别在雾渡河和黄花场各建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在两次反攻宜昌外围之敌中伤亡惨重,决定在黄花场建立公墓。由军政部科长徐雅堂和师政治部唐竺仙负责督建。

黄花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效果图

公墓的正门是一座两层楼房式牌楼,青砖瓦顶,高约10米,宽约5米,三开大间。牌楼上镶嵌横式青石碑刻,黑底白字,雕凿精细。牌楼正上方悬主碑刻,高米,宽1.3米,上书“天地正气”四个柳体大字,右道刻着“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左首刻着何应钦题(现珍藏在小溪塔森林公园)。在主碑之下,有“陆军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的3米长横碑刻。再下便是半圆形顶中门,四个大门柱上书有挽联:“一堆白骨千年颂,两地黄花万年香”、“千年流碧血,两地挺黄花”。

进主牌楼中门,上十二石阶是一块约平方米的草坪,正中央安放着孙中山石像,高约3米。草坪两侧各有两匹红色泥塑战马,威武雄壮,栩栩如生,两边均有一座精美的六角亭。亭柱上是名人题赠诗词和对联,其中给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几根忠骨撑天地,一片浩气壮河山”。

在孙中山石像后面,上三级石阶,又是绿色草坪,草坪后正中是四根大柱托着的平面牌坊,高10米,宽15米,正面上端是蒋介石题匾“气壮山河”,两边柱子上也是蒋介石题写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对联。

牌坊后面是座高大雄伟的“望乡台”,梯形状,全由青石条砌成。望乡台两侧各宽两米,数十级石阶直上顶端平台,平台面积约16平方米,平台中央耸立着一块高米、宽1米的石碑,上刻“军人魂”三个字。从主牌楼一进门往上望“军人魂”高耸入云,格外醒目,给人一种壮怀激烈的气氛。“军人魂”平台下方墙壁上嵌着几十块小碑,记载着阵亡将士名单。

望乡台右侧是一栋两层土木结构砖房。公墓建成后,守墓部队曾驻扎于此,日军投降后,曾一度借作“省六师范”校舍。

在公墓主楼外,临宜昌通保康的大路,路对面左边是“昭忠台”。台前平地可容纳千人观看演出,昭忠台高1.3米,全部用条石砌成,昭忠台的房子如同小礼堂,面对大道这面没有墙壁,是个舞台框,可作演戏或大会主席台。台内正中墙壁上写着“至刚至大”四个大字。字下方是一副大型壁画,绘着一四一师将士杀敌场面,墙内侧还有许多名人题赠的诗词对联,昭忠台前檐下嵌挂着一块由冯玉祥将军亲笔书写的“昭忠台”三个黑底金子匾。

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最高统帅陈诚决议修建,蒋介石、冯玉祥题匾,黄花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地位可见一斑。

湖北省第六师范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投降后,还有一所高等院校曾在黄花场办学,

汉江师范学院

汉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国家举办的全日制省属普通高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其前身是创立于年的湖北省郧阳府师范学堂,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年建校,年开设大专班,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3月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

就是这样一所省属高等院校,你何曾想到过,它曾经在黄花有过办学历史。汉江师范学院介绍:“年,鉴于八师房县本部与郧县分部相距余里不便管理,宜昌地区已无师范,八师房县本部改名为湖北省第六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迁往宜昌。”根据《黄花乡志》记载,日军投降后,曾一度借作“省六师范”校舍。

南边抗日将士陵园

南边祭

宜昌市夷陵区南边抗日将士陵园位于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南边金鱼坪。于年4月1日建成。

根据《湖北抗日战争史》(年6月出版)和《宜昌县志》(年月出版)记载,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于年—年在宜昌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年编辑出版的《宜昌县文史资料》第9集《回忆预四师在宜昌抗日的往事》记载和守陵人易敬轩老人证言及二十世纪90年代前部分碑文记载,证实此处为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在抗战时期牺牲官兵公墓,埋葬牺牲官兵0余人。

大事记

预备第四师在宜昌的抗日线路(-)

傅正模

年6月1日日军攻陷宜昌。

6月4日蒋介石密令:“第五战区应立即停止对宜昌之攻击。以一部与敌保持接触,不断袭扰,牵制敌人。”按照王昌沅的回忆,当时预备第四师在当阳、远安、兴山、宜昌等地布防。师长是傅正模。

年月日军第十三师团在当阳召开会议,决定以宜昌兵力沿长江南岸向西进攻。

9月6日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之战。是日,蒋介石命令陈诚指挥的二十六集团军和江防部队对宜昌进行反攻、牵制进犯长沙之敌。午后,宜昌城区皆可见日全食,为时0余分钟。

9月3日反攻宜昌部署:以九十四军攻击宜昌对岸,并派该军第五师渡江攻宜昌东侧;以第七十五军进攻双莲寺、王店等处之敌。

9月8日中国军队以门大炮轰击宜昌城区日军,反攻宜昌之战于是日下午打响。第七十五军一个团由宜昌西北宋家嘴集结出发,攻击龙泉铺地区之凤凰观之守敌。

10月10日拂晓中国军队发动“双十节”总攻。日军飞机在宜昌近郊,投掷下毒气瓦斯弹,国军士兵多中毒受伤。蒋介石命令暂撤出城外与敌野战。

10月1日晚中国军队回复攻击前态势,反攻宜昌宣告结束。

10月0日陈诚在宜昌符家坪召开作战会议,认为第七十五军和三十二军作战有功,且伤亡惨重,决定在宜昌县雾渡河和黄家场(现黄花乡)分别建立阵亡官兵公墓。这一段时间预备第四师的行踪,仅查到“9月8日,与第六师之一部向双莲寺进攻”,其余已无人能回忆。根据第七十五军的作战部署,应仍在宜昌等地布防、作战。当年冬,师长傅正模升任五十四军副军长,移驻昆明。

年冬日军企图大举进犯湘北,拟从宜昌抽调部队。中国军队为引敌兵力,第七十五军奉命出动三个团按预定目标突袭并伺机占领。这年冬天,预备第四师第十团为主攻部队,进攻珠宝山正前之高地,达到牵制敌军之目的。此时师长是王中柱。

年5月5日-6月14日日军发动江南作战(即鄂西会战),以失利告终。被蒋介石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石牌保卫战”即发生于此期间。石牌距离“预备第四师阵亡病故官兵纪念碑”仅60公里。

年6月8日中国军队对宜昌西、北郊区日军展开“夏季攻势”。

年8月18日蒋介石令何应钦把中国战区分为15个受降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主持武汉地区(受降区域包括沙市、宜昌)日军投降事宜。受降时,预备第四师师长是黄一华,直到年改编,番号就不存在了。

日军两度轰炸黄花场民国三十年(年)

元月6日,驻宜日军10余架次飞机,轮番轰炸珠宝山庙(时珠宝山驻有国民党军一个团)。黄花老街王传寿被炸尸首不全,其兄弟王传喜头部受伤。当晚,一路日军从杜家河,经郭家冲到王家坝,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可取东西猪禽就抢,整个山冲一片火海,大火三天后熄灭。

民国三十三年(年)

8月日,国民党宜昌县防护团团长油锦章向湖北省社会处报称:本县新溪乡姜家湾、黄花场等地于7月7日被日机夜袭,投下炸弹六枚,炸毙村民王家栋,炸伤村民杨春廷家四名,王家善家二名,黄大炳家一名,毁陈其定屋宇一厢。(自《宜昌县公安志》)

激战珠宝山

珠宝山上立战功——记雾渡河镇小庙村抗战老兵刘永和

易行金

年3月18日,一场春雨,滋润了大地。我陪同夷陵区委统战部原副部长陈民、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简兴安、雾渡河镇统计站长陈天周一行,踏着泥泞小道,来到小庙村6组,访问抗日老兵刘永和。

刘永和,原名叫吴安富,年腊月初二,出生在雾渡河镇邓家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由于家境贫寒,生活不下去,5岁时随父亲搬家到符家坪,8岁时第二次搬家到彭家河,9岁时第三次搬回符家坪。就在那年,父亲去世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无力养活他,他只好到处流浪,讨饭谋生。

14岁那年,国民党的部队到处“拉夫”,刘永和也被抓到兴山去当夫。他年纪小,天天给国民党部队搬东西、牵马、喂马,时常受到欺负。后来渐渐地长大了,心想家里太穷,又没有父亲,干脆当兵算了。

年,刘永和在兴山马良坪正式参军了。他所在部队是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第十团三营九连三排。他记得参军时团长叫庞文谷,营长叫戴继平,连长叫戴荣华,听说是营长的侄子,排长叫肖道槐。

刘永和说,虽然那时年纪小,但是身体结实,加上在外流浪学到了些社会知识,戴荣华连长比较喜欢他,开始是安排他做传令兵,后来叫他做情报员,主要任务是在隐蔽处瞭望,站岗放哨,发现敌情立即向戴连长等首长报告。

刘永和讲,那个时候,部队经常打仗。年有一次,他们九连奉命开到黄花场附近的珠宝山,阻击鬼子西进。部队占领了珠宝山,大批鬼子从山下向山上反攻。刘永和发现山上有一个大石头悬着,就提议用这个大石头塌死敌人。他与战友们在老百姓那里借来几把锄头,把大石头刨成“虚脚”,再用几根木杠撬动大石头。大石头如雷霆万钧之力向山下滚去,砸垮一道道田坎,砌田坎的小石头裹着这个大石头,一起冲向山底,砸死砸伤鬼子无数,有的鬼子连脑壳都砸的没有了。事后,刘永和受到连长戴荣华的表扬:“小鬼,你很有几下子啊,我们都没有想到,你这次立了大功。”

今日珠宝山

刘永和回忆,他听长官说,珠宝山是宜昌的战略要地,日军企图夺取珠宝山,向四川方向前进。七十五军的将士们奋勇死守。年有一次在珠宝山打仗,十几个鬼子把他与排长肖道槐,逼到一个悬崖上的山洞里。两个鬼子攀上悬崖想活捉他们,不料脚下一滑,掉到岩里摔死了。后面又冲上来三个鬼子,肖道槐排长受伤,将手里的轻机枪交给刘永和。刘永和端起轻机枪一阵猛扫,三个鬼子当场毙命,滚下悬崖。在与鬼子交战时,一颗子弹飞来,打在他的左腿祼骨上,鲜血直流。排长肖道槐大吼一声:“子弹只打伤你一块皮,不能下火线,继续向前冲。”刘永和一直打到战斗结束。至今,他的左腿踝骨处还有一个伤疤。

年日军投降后,部队主要任务是进行休整,训练。7年,刘永和所在部队将要开赴四川打内战。刘永和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他想逃跑,可是没有机会。当部队开到巴东时,管理稍松点了,他与符家坪的老乡符金龙、陈天泽三人秘商,乘夜深人静时逃跑,回到了符家坪。

8年,原本叫吴安富的他,到刘姓人家做了上门女婿,改名叫刘永和。他育有六女四男共十个儿女,个个身体强壮,现在都健在。由于儿女们孝顺,刘永和晚年过的很幸福。

更多黄花抗战文章,阅读

???

视频,铭记历史,不忘历史

血色黄花!

清明

铭记南边的三千抗日将士忠魂!

9月3日,北京在大阅兵,南边在?

别忘了,大山深处的抗战老兵!

不见不散!今晚《宜昌保卫战》亮相央视

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湖北省抗日战争史宜昌县志夷陵抗战黄花乡志烽火夷陵

魅力黄花综合发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的病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y/2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