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绿色发展助力双碳落地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强调

要加快建设

“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

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

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

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

↓↓↓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这其中,建设清洁能源之都成为宜昌第二大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三峡日报开设《建设清洁能源之都》专刊,今天推出第七期专题报道,为宜昌追梦清洁能源之都搭建交流平台,传递发展信息,凝聚共识合力。宜昌发布、三峡云APP、三峡宜昌网、三峡商报同步报道。

探路绿色发展助力双碳落地

——记者探访宜昌部分控排企业

双碳助力打造宜昌蓝。记者王珂摄年4月2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家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我市是全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重点区域,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数量一直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我市7家企业上榜。随着控排(控制排放)门槛越来越低和碳排放配额的逐年降低,碳排放权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产业的调控越来越有形、越来越有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相关控排企业,看他们如何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节能技改,碳权从“买”到“卖”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以下称华润电力宜昌公司)是一家热电联产企业,是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华润电力宜昌公司两台MW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于年开工建设,年投入商业运营,年完成两台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为湖北省内首家完成全厂改造的单位。年华润电力宜昌公司产能达到投产后的高峰——35.5亿度电,接近于3个高坝洲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可供应80万人口城市的生产生活用电。华润电力宜昌公司还是猇亭的热源。据介绍,公司投产后,猇亭园区内的小型燃煤机组和锅炉全部关停,实现园区集中供热。目前公司为宜昌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高新区内的16家企业供热,新的高压蒸汽管道正在铺往高新区白洋镇。“年至年,公司每年都要花几百万元购买碳配额。这对我们还是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华润电力宜昌公司负责人李正兵说。公司积极响应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建设,在年运营初期,公司拥有碳排放配额万吨,当年排放量是万吨,盈余有10万吨。随着配额核定基准值的逐年降低,年起公司出现配额缺口,只能通过碳排放交易平台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履约。“要么花钱买配额,要么花钱减排”已成为控排企业的共识。年开始,华润电力宜昌公司投入近万元,大力实施设备更新升级、优化系统配置等节能降耗减排项目。年上马城市污泥、垃圾耦合发电新项目。当年就节约燃煤约吨、减少碳排放量约吨。“和每年花几百万购买指标相比,投入万技改看起来有点不划算,但实际上我们是算长远账。”李正兵说。年公司发电量约30亿度,供热量万吉焦,使用燃煤是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多项技改完成后,年公司发电量还是30亿度,供热量万吉焦,增加了万吉焦,燃煤使用量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相比年减少了19万吨。过去,公司每发度电,排放二氧化碳0.77吨,现在是0.58吨,同比降低了24%,实现了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双降”。按照9月13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的收盘价45.62元每吨计算,19万吨碳排放配额价值万元。这让华润电力宜昌公司在行业内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从短缺到盈余,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宜昌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的7家企业之一,华润电力宜昌公司的碳权交易收归华润电力华中分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华润电力华中分公司碳资产高级工程师张波说,今年8月23日华润电力宜昌公司在全国碳市场的碳交易登记和开户工作已经完成,并有一次碳排放权配额的出售。“到目前盈余50万吨,按现在市场价格出售能获得多万元的收入,这是对过去公司节能降碳改造投入成本的回报,也让我们下一步开展技改更加有动力。”华润电力宜昌公司负责人李正兵说。蒸汽少跑路,年节约标煤吨9月13日上午,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肥业公司”)汽机工段上,技术人员正紧盯着屏幕。数据显示,这台经过技改的汽机每小时的发电量稳定在1万度以上。这台汽机为6号汽机。年6月前,因6号汽机发电效率低,宜化肥业要将高压蒸汽通过米的管道输送到4号和5号汽机发电,发完电后的低压蒸汽需要反向输送米回到宜化肥业,再度利用。“蒸汽管线过长,损耗太大,特别是冬天和雨天。”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分厂厂长王旭民说。年宜化启动了硫酸余热回收节能技改项目,投资多万元将6号汽机改进为背压机组,4.8兆帕的高压蒸汽仅需要米管道运输就可以发电。“以前1吨高压蒸汽发电度,现在可发电度,就这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标准煤余吨。”王旭民说。从年7月至年6月,6号汽机发电1.亿度。王旭民说,除硫酸余热回收技改外,湖北宜化猇亭片区重点在原辅材料消耗、工艺、热源、冷源、机电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降低各产品综合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节约标准煤1.76万吨。据悉,湖北宜化猇亭片区有3家法人主体: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数据显示,自年以来,湖北宜化猇亭片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正逐年下降。其中,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在年8月公布《湖北省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湖北宜化猇亭片区的3家企业都名列其中。同时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还是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的企业。据介绍,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今年8月在全国碳市场开户,已具备碳交易条件。在之前的湖北省碳交易试点中,年、年企业处于配额短缺的状态,随着技改的实施,这种情况将得到极大地好转。适应“双变”,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年4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上线,宜昌28家企业被纳入交易试点(全省家)。当年10家企业碳配额短缺,必须通过交易平台购买配额完成履约。从上线开始,宜昌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年37家,年51家,年达到67家(全省家),数量与武汉并列第一。“年门槛是年综合能耗6万吨标准煤以上,年门槛是1万吨,门槛大大降低。”华润电力华中分公司碳资产高级工程师张波说,同时覆盖的行业从12个增加到16个,参与企业数量更多。另一方面碳排放配额,也就是每家企业碳排放核定基准值逐年收紧,“不够用”的感觉愈发强烈。在湖北的碳交易试点中,年至年,配额短缺企业占比从43%上升至68%。年,宜昌市67家企业交易金额约1.2亿元。宜昌控排企业的履约情况一直位于全省前列。记者了解到,为提前布局,宜昌已经将年耗能吨标煤以上的企业纳入监测,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挖掘煤炭减替空间,提高用煤效能。采访中,也有人士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宜昌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在清洁能源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上,降低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难度依然很大。工业是实现碳达峰的主战场。9月4日,我市举行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研讨会。市经信委表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是当务之急。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能源绿色化,将产业用能绿色化放在首位;着力从产业链推进循环利用,降低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着力从产业结构推进优化升级,提升新兴产业比重;着力从科技赋能提升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在推动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既是强制性手段,也是市场化机制,能使先进企业受益,让落后企业承压。”张波说。未来随着钢铁、水泥、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碳排放行业的纳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行业碳减排推动作用。

建设清洁能源之都

您有何意见和建议?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

分享真知灼见、贡献智慧

1.通过宜昌发布、三峡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y/10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