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宜昌教育十件大事
REPORT
回眸
年,在宜昌市委、宜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宜昌市人大、宜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宜昌市教育系统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安全稳定三项职责,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校园疫情防控与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双胜利”。
ThankYouVeryMuch
NO.1
宜昌市教育局荣获第六届
“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年11月20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宜昌市教育局在列。年,宜昌市教育系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改革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先后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教育部关工委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全国先进集体,宜昌市生态小公民获评“湖北省河湖长制示范人物”,宜昌市深入实施教育结构性改革、营造理想教育生态、“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校园安全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等经验先后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交流,国家级重点课题《卓越绩效模式应用研究》顺利通过现场结题评审并获优秀等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教育等中省媒体26次推介,宜昌教育形象和省内外影响显著提升。
NO.2
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
阶段性重大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宜昌市教育系统闻令而动、全力以赴,制定“两案十二制度”和12项重点任务清单,组织多名优秀教师跟踪帮扶多名医护人员子女,采取免费提供智能手机或电脑、村组干部上门送资料等方式实现网络教学一个都不少,组织多名专职教师打造师生身边的“心晴热线”,通过实战演练、全员培训、常态化巡查,有效、有序推进在线教学及复学复课准备工作,线上教学期间学生满意率达92.12%。“特殊”高考、中考实现健康、公平、平稳、温馨、诚信等目标,提请市政府出台“十条措施”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和人民群众普遍赞誉,宜昌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多次给予充分肯定。
NO.3
宜昌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受到
教育部充分肯定
年11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一行来宜就“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工作进行调研,对宜昌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宜昌基础教育发展很好,积极探索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近年来,宜昌市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改革,坚持高位推进、五育并举、分类施策、改革创新,教育事业发展多项核心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大班额全面清零,83.2%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现代化标准,西陵区在全省率先接受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并顺利通过,主城区普通高中资源整合全面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普通高考和技能高考质量连年攀升,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加强。
NO.4
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
10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宜昌三峡职教集团成功入选。宜昌三峡职教集团是由与宜昌千亿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10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17所职业院校和余家本地大中型企业组成的政校行企联盟,旨在探索具有宜昌特色的教育部门主管、行业主管部门主导、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双主体、中高职一体化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年以来,经市政府同意,宜昌市又相继成立文化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化工职业教育联盟,校企联合开设订单班44个、招生人,中高职院校联合招收名“3+2”贯通培养模式学生,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有力促进区域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发展。
NO.5
宜昌科教城初具规模
年11月13日,位于点军区科教城范围内规划占地1亩的我省首个航空类普通本科高校——湖北航空学院一期14栋17万平方米工程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规划占地1亩的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独立校区在科教城范围内的选址也基本确定,即将破土动工。近年来,宜昌市委党校、奥体中心、老年大学、宜昌市一中、宜昌市青少年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妇女儿童中心等科教项目陆续在科教城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一批新的院校进驻,宜昌科教城已初具规模。
NO.6
宜昌市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全面启动
年11月25日,宜昌市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城区举行。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经层层推荐、评审,全市遴选未来教育家“英才计划”培养对象61名、卓越教师“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名、青年名师“千人计划”培养对象名,将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循环渐进、螺旋上升、系统达成”的实施方式,分阶段实施“英才计划”“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培养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宜昌、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卓越教师队伍。
NO.7
宜昌教育脱贫攻坚交出“亮眼答卷”
年10月21日,宜昌市举行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宜昌市教育局介绍教育脱贫攻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目标,突出控辍保学和教育资助工作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资助学生80.43万人次,发放资金11.22亿元,年积极协调争取落实“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条件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中央省级专项资金3.7亿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全面履行驻村队长单位职责,积极推进干部结对帮扶五峰傅家堰乡桥料村工作,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帮扶村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宜昌市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获“市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称号。
NO.8
宜昌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一
年8月21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报告》,对全省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宜昌市以78.94分位列全省第一,这是宜昌市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优秀区域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年,宜昌市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变革,先后有伍家岗区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夷陵区入选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域,市教育局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幸福小学、市第十六中学等5个案例入选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
NO.9
“红色行”研学旅行激活全省实践教育
“一池春水”
宜昌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家级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省内率先开展综合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先后组织“宜昌·万名学生红色行”“红安·老区学生三峡行”专项公益活动,让近万名学生受到了思想洗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为全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注入了“强心剂”,获教育部、省教育厅充分肯定。成立“宜昌研学旅行研究指导中心”,聘请20名“特聘研究员”,开展4期“课程开发与线路设计培训”,汇编“精品课程和线路开发”专辑,宜昌研学旅行“1+4”模式获全省校外教育年会创新案例一等奖。
NO.10
发布宜昌教育便民服务指南“25条”
年10月30日,宜昌市教育局发布《宜昌教育便民服务指南》,梳理跑路多、耗时长、手续繁等堵点难点10个,涉及办学审批、学历认证、入学转学等服务事项25个,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佐证材料40%以上,为学生、家长和各类办学主体提供一站式办理。近年来,宜昌市教育局深入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在不断提升“放”的含金量上下功夫,建立权责、证明和抽查事项清单;在不断提升“管”的有效性上下功夫,推进“互联网+监管”等建设;在不断提升“服”的满意度上下功夫,建成“十网合一、一网通办”教育考试服务平台,实现考生报名、审查、缴费全部网上进行,全面弘扬“店小二”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告别,迎接
宜昌教育取得的每一个成绩
都离不开默默耕耘的宜昌教育人
一项项的改革创新
一次次的突破奋进
宜昌教育人用“奋进之笔”
书写了多彩的教育新篇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凡是未来,皆有可期
崭新的已到来
宜昌教育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以满怀的信心和热情
踏上新征程
—END—
来源:宜昌市教育局办公室
出品: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教育新媒体部
策划:张勤英子
执行总编:赵永华
审核:培文
编辑:子涵
联系邮箱:hubeijiaoyu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