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湖北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情
年春节假日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严格按照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精准把握“就地过年”市场需求,创新文化和旅游服务形式,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平安健康的节日氛围,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欢乐、繁荣、安全态势。其中,纳入重点监测的30个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9.8万人次,综合收入1.3亿元。
周边游本地游领跑市场游客游览黄鹤楼襄阳唐城景区游客观看百变脸谱游客赏宜昌昭君村夜景坚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今年春节期间省内周边游本地游呈火爆态势,各地精心推出的滑雪游、温泉游、赏花游、登山游等旅游产品倍受青睐。以武汉为中心,周边咸宁、黄冈两地旅游持续火爆。宜昌、襄阳、十堰等地的主要景区景点保持较高人气。截至2月17日(正月初六)14时,全省接待总人数位居前三的分别为武汉、十堰和荆州;旅游总收入居前三的分别为武汉、十堰和宜昌。文化赋能彰显巨大潜力武汉市“春归英雄城礼赞中国年”文艺演出进景区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主动适应“就地过年”新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推崇,主打“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积极策划各种春节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的同时,带来旺盛的市场人气。武汉市组织主题为“春归英雄城礼赞中国年”文艺演出进景区,在江汉路步行街、黄鹤楼公园、东湖梅园等热门打卡点,通过歌声和表演庆祝新年,祝福祖国,让现场游客流连忘返,《新闻联播》就此进行专门报道。此外,全省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节日期间开门开放,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含线上)总计余场,主题展览35个,努力满足群众“就地过年”的精神文化需求。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荆州市博物馆开展“你说吉祥语,我送吉祥物”活动迎接新年第一批游客;宜昌市图书馆开展春节民俗专辑书展、年味猜灯谜抢红包大赛等活动;襄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分别推出“雕版印刷体验”“艺术培训抖音直播”“十二生肖迎新春系列特展”。一场场充满民俗年味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游客在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看画展、听戏曲中感受着节日的快乐。惠民服务丰富“第二故乡”年味咸宁九宫山滑雪场为了让未返乡人员感受“第二故乡”的年味与热情,安心“就地过年”,全省各地纷纷推出各种特色旅游主题游乐项目、优惠活动及产品。春节期间,鄂文旅投公司“游湖北”APP推出“在鄂过大年享百万特惠”新春惠游活动,游客通过App预订景区产品享受半价、特价游等优惠,吸引众多省内游客体验游玩。武汉市开展“留在武汉过大年”免费游系列惠民活动,为留汉过年的“新武汉人”免费发放万张开放式景区门票,另投入万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全体市民文化消费补贴;襄阳隆中景区开展“‘家’‘襄’过新年暖心游隆中”新春惠民系列活动,襄阳境内未返乡的外省人员游隆中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唐城、华侨城等众多景区都针对外省游客、留襄外地务工人员和本地市民推出低折秒杀、半价等门票优惠和文化展演活动;宜昌市多家景区推出半价优惠措施,吸引了众多游客,有效拉动了旅游消费;黄石12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免门票游园系列优惠活动;荆门市漳河风景区开展“半价超级优惠新年礼”活动;恩施大峡谷开展“门票秒杀价,五折优惠等你来抢”等活动;随州炎帝故里景区推出外地游客七折,发抖音送礼品等活动;咸宁市江南里、浪口地球仓、小自然等热点民宿入住率在80%以上;武汉东湖梅园、黄冈罗田燕儿谷、十堰太和梅花谷等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赏花游玩。云游云展助力节日市场繁荣宜昌云上展播:漳河大鼓《喜迎中国年》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民俗类、非遗类文化节目纷纷走上云端,助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发展。2月11日,央视《传奇中国节·春节》直播节目聚焦武当山太子坡、金顶、南岩、玉虚宫等景点,元和观民宿、南沟、龙王沟、鲁家寨等村落,展示金顶祈福、武当道乐表演、武当道服快闪等特色内容,向全球华人展示了武当特色民俗和丰富旅游资源。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遴选组织了年画、灯舞、剪纸、草把龙等非遗项目线下线上同步展演,各地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也精心安排晒年俗、云观展、云科普、云讲堂等丰富内容。据统计,全省各地博物馆安排近场“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线上活动,全省专业艺术院团春节期间共计开展近场线上文艺演出活动。其中,省京剧院在剧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