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宜昌这4所学校获国字号荣誉,文
厉害了!!
新的一年一个红红火火的开端
我大宜昌的学校
又双叒叕获得国字号“头衔”
近日,教育部对第二批全国中小学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认定结果进行了公示
全国共评出所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湖北共有30所中小学榜上有名
而宜昌有4所学校上榜
恭喜宜昌的这4所学校
壮哉我大宜昌的传统文化!
学校名称
传承项目
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
夷陵版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长阳巴山舞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土家族民间乐舞
宜昌市夷陵中学
巴山舞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这个“国字头”可不一般
在宜昌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可谓是有福啦
——长阳巴山舞
而入选这个名单
将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
1.传承项目纳入学校美育课程建设
传承学校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将传承项目纳入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开设校本课程,加强学科融合,深化教学改革。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以传承项目为内容的学生艺术社团和学生工作坊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的项目实践活动。
2.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传承项目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项目教育教学水平。
3.带动辐射当地中小学
要以辐射带动为拓展,带动辐射当地中小学和社区,不断扩大传承项目的覆盖面和参与面。要以成果展示为助推,结合传统节日,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传承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获得经费支持
教育部将持续支持传承学校的创建工作,对经遴选认定的学校命名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对开展工作确有成效的传承学校,将通过各种途径介绍和推广典型经验,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
——夷陵版画
下面来认识一下这些上榜的学校
看看他们到底凭什么可以榜上有名
↓↓↓
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
夷陵区地处长江“两坝一峡”,是巴楚文化故地,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版画,年就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版画)之乡”。
目前,版画创作者有近千人,许多创作者就是农民、市民等草根群体,浓厚的创作氛围也延伸到校园、社区。
5年来,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作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少儿传承基地,版画成为必修课,已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学习中;非遗传承,也让孩子们有意外收获。
在夷陵区实验小学里,走廊上、操场边,处处悬挂着版画作品。在版画工作室,师生们创作的版画笔筒、版画水杯、版画藏书票,生动有趣,学校的奖品经常就是这些自创的艺术品,为学生对这些非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学校始建于年,历经四次迁址,三次更名,年定名为县实验小学。
学校把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长阳巴山舞”确定为传承项目,充分发掘利用土家文化资源,构建了“传承土家文化,热爱山水长阳”的校本课程体系。
把长阳巴山舞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实施,作为艺术特色项目加以推广普及,如今学校人人会跳巴山舞,使巴山舞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和亮丽名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始建于年,新中国成立定名为城关小学,年挂牌为实验小学。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对利用土家族民间文艺开发校本课程也作有益的探索,例如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专题中,以民间文艺中为题材的就有“民间故事、民歌、寓言、谚语、谜语、歇后语、摆手舞、地花鼓、器乐、民间绘画、泥塑、雕刻”等诸多内容。
同时,学校还让民间文艺走进课堂,在音乐、美术、体育课上和课间操时间,以五峰土家族的民歌、民间艺术、民间舞蹈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训练。
宜昌市夷陵中学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创办于年,其前身为胜利中学;年宜昌地市合并,学校最后定名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是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高中。
巴山舞起源于素有歌舞之乡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在土家族传统民间歌舞“跳撒叶尔嗬”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一种民族舞蹈。
两厢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这种独属于宜昌的文化,作为薪火流传下来,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我艺术修养。
其实
现在越来越多的宜昌人开始一个问题
土生土长的宜昌小孩
但却不了解宜昌传承文化...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看到不足也看到进步
除了上面几所学校外
还有其他人各方面的努力!
大宜昌,继续加油吧!
希望咱宜昌涌现更多的特色名校!
▍主编:三日
责任编辑:叮当猫
▍出品:最宜昌,转载需授权
▍图片:综合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商务:(电话/)
点击“阅读原文”,特权会员19.9元秒变女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