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人民资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最新消息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啦!9月25日上午,在湖北荆门市漳河新区荆门西站的建设现场,热浪阵阵,数十台挖掘机卡车整齐排列。新建上海至重庆至成都沿江高铁(以下简称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动员大会举行,这标志着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式开工建设。全长公里沿线设8座车站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位于湖北省境内,起自武汉市,经天门市、荆门市,终至宜昌市,正线全长公里,设汉口(既有)、汉川东、天门北、京山南、钟祥南、荆门西、当阳西、宜昌北8座车站,桥隧占比85%,设计时速公里,项目总投资.7亿元,建设总工期4年。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铁四院设计总体负责人王勇介绍,线路合理选择走向,扩大路网覆盖,尽可能服务更多人群。同时优化完善了武汉、宜昌、荆门枢纽总图布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铁路网发展预留了空间。线路新设站7座,站址尽量靠近主城区及规划新区。沿线大部分位于江汉平原区,多为软土、松软土,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既少占农田,减少生态破坏,又能节省工程投资。此外,跨汉江桥梁采用米大跨度,在满足通航、防洪要求的同时,极大保护了汉江内鳡鳤鯮等鱼类生态环境。本次开工的是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武汉至宜昌段先开段站前工程标段,正线长度47.公里,其中桥梁18座,共长35公里;隧道3座共长4.4公里;路基共长7.8公里。控制性工程为钟祥汉江特大桥、白果树1号隧道和荆门西站。荆门西站效果图。荆门西站为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在荆门“十”字交叉的合设站。荆门西站总规模5台13线,采用分场合设布置,连接沪渝蓉、襄荆、荆荆铁路,衔接了四个方向。站房面积平方米,站房造型取自“凤舞荆楚,振翅高飞”,以舒展流畅的曲线造型凸显荆门航空文化,一飞冲天的姿态表达出强劲的发展动势。钟祥汉江特大桥,主跨采用(60+78++78+60)米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时速公里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凝土主梁斜拉桥,主桥工期34个月。本桥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桥梁厚度,体态轻盈,美观时尚。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压缩武汉至宜昌时空距离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东连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西接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在武汉枢纽与合武、武九等高铁衔接,在宜昌通过在建的宜昌至兴山高铁与郑万高铁相连。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压缩武汉至宜昌间的时空距离,推动沿线多个城市迈入高铁时代,极大便利人民群众出行,助力加速构建沿江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科学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深化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确保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沿江高铁总长约公里湖北段四个项目全力推进新建沪渝蓉高铁(以下称沿江高铁)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六省市。线路总长约公里,总投资约亿元。沿江高铁湖北段由合肥至武汉、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至宜昌、宜昌至涪陵四个项目组成,作为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的重大铁路项目之一的武汉至宜昌段先期开工建设,合肥至武汉、武汉枢纽直通线、宜昌至涪陵段将陆续加快实施,强力助推湖北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沿江高铁联结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之一,全线规划由成都、重庆—宜昌—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构成,为设计时速公里高速铁路,预计年前全面建成。长江日报出品文字:记者王谦发自荆门通讯员徐云华刘新红摄影:记者刘斌视频:记者占思柳摄像苗剑制作吴天琦审看蔡敏莉长图:统筹
上一篇文章: 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市场监管巾帼战士们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陈昌主创
张莉陈智编辑:曹欣怡校对:彭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1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