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襄阳它才是湖北第一地级市
超越襄阳!它才是湖北第一地级市
宜昌基本情况介绍宜昌,简称宜,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三峡东口,是四川盆地的东大门。这里既有险峻的山川地形,又有绵延的丘陵平原,既有湍急的江水,又有清澈的小溪。宜昌素有“巴国之门户”之称,扼长江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宜昌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称“西陵”,是楚国故地。秦汉时属夷陵郡地。三国时为蜀汉辖地,设西陵犍为郡。宋代属湖广路。明清时期始称宜昌。宜昌这块热土,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文化。屈原、乐毅、王翠翘、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出生在这里。
一句俗语说得好,天上有三宝:日、月、星;地上有三江:长江、黄河、珠江;长江中有三峡:瞿塘、巫峡、西陵。宜昌就位于这风光无限的三峡入口,被称为“三峡门户”。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已成为中部地区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奋发图强,宜昌的经济指标在湖北省内屡创新高。
近年来,宜昌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经济总量已逼近襄阳,位列湖北省第二。年,宜昌市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4万元大关,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个突破14万元的地级市,直接超过了武汉市。
在公共财政方面,宜昌的财政收入增速和税收贡献率也位居湖北省前列。年,宜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位列全省第一。税收收入增速达18.5%,税收贡献率84%,同样高居全省第一。
在投资方面,宜昌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9.8%,再次位居湖北省首位。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达30%,也成为全省第一。这些指标充分展现了宜昌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宜昌旅游资源概述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境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长达2.3公里,高达米,堪称世界“水坝第一坝”。
三峡大坝将长江坝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三峡水库,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库容达亿立方米。大坝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超过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三峡之力,真正档长江的怒潮。
如今三峡大坝已成为宜昌的新地标,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客可以登上米观景台,从高空俯瞰大坝全景;也可以乘游船深入大坝工程,近距离感受三峡工程的雄伟壮观。
清江古镇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土家族的发源地。古镇依山临江,木楼参差,古朴典雅。抬头可见山,低头可见水,处处都是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风光。
这里最有名的景点是清江画廊。清江两岸的绝壁陡岸犹如一幅长卷画廊,江水也清澈见底。游客可以乘竹筏漂流其间,欣赏两岸秀美风光。岸边老街上的土家吊脚楼,仿佛時光倒流,走进古老的土家风情里。
在清江古镇,游客可以住进老街客栈,品尝地道的土家菜,感受淳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晚上,就着月光,在江边小酒馆里吹着山风,喝上一壶清酒,洗尽尘埃,心旷神怡。
此外,宜昌还有众多人文景点。屈原故里景区内有屈原祠、辞丘等景点,重现楚国思想家屈原的传奇经历。王昭君故里则向人们讲述了汉武帝时期才女昭君出塞的悲壮故事。
自然景观方面,还有神奇的神农架风景名胜区,以及飞流瀑布、白鹤梁等瀑布群。宜昌是个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有壮美山河的好地方,值得游客细细探索。
宜昌超越襄阳的分析长期以来,襄阳一直是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最大城市,被誉为湖北“第二城”。但近年来,宜昌高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渐追赶上来,在多项指标上已经超过襄阳,成为湖北省内的“第二城”。
具体来看,年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亿元,与襄阳的亿元仅有微小差距。这也是宜昌经济总量首次逼近襄阳。在人均GDP上,宜昌以1.4万元的人均水平高居湖北第一,直接超越了武汉和襄阳。
财政收入方面,宜昌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8.5%,位居湖北省第一。襄阳公共财政收入为亿元,增速15%,排在宜昌之后。
投资方面,宜昌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9.8%,增势强劲,也高于襄阳的15%左右的增速。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高达30%,是全省之最。
综上所述,近年来,宜昌经济发展迅猛,正逐步追赶并超过湖北传统第二城市襄阳,成为湖北省域的新第二城。宜昌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特优势,资源丰富,发展环境良好,经济增速快速,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宜昌必将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宜昌正以自己的实力,书写崛起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1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