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宜昌

宜昌市简介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万人、乡村人口.56万人,城镇化率63.77%;户籍人口.9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47万人。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

宜昌人文厚重,拥有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三国时期的宜昌是魏蜀吴争夺的焦点之地,是著名的三国战场,相关文化遗址多达80余处。自古以来,宜昌备受文化名人青睐,留下了“李白三过荆门山”、“杜甫留宴下牢溪”、“白居易命名三游洞”、“苏轼赋诗三游洞”等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年发生的宜昌大撤退,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命脉,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年发生的“石牌岭保卫战”,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宜昌资源富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世界水电之都,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8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2%、占湖北省的62%。磷矿储量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2位,占湖北省保有储量的46.5%。

宜昌山川秀美,是典型的山水风光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处,其中5A级景区4家,数量在地市级中仅次于苏州,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分别恢复到年的87%、70%。宜昌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低相差悬殊,呈现“七山二丘一平”特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99条。

宜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为9.3:46.1:44.6。宜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都桔乡”,是中国传统三大红茶之一“宜红茶”的主要原产地,有“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宜昌宜红”、“宜昌毛尖”等区域品牌。宜昌目前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等工业主导产业,正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航空航天、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2家,居全省同等城市首位。

宜昌区位优势独特,是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长江流经市域公里,焦柳、宜万、汉宜等铁路和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三峡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三峡综合运输体系、三峡现代物流中心、郑万高铁等正加快建设,已形成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和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年中英《烟台条约》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年宜昌入选全国第三批自贸区。年3月宜昌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

宜昌是建设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宜昌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两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等。

当前,宜昌正按照国家和湖北省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从更广的范围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增添更大动能,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六大目标定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103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