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综合实力是湖北第一,那么襄阳和宜昌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省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截止年,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万人,全省GDP总量为.46亿元。武汉是湖北的省会,也是湖北省人口最多、GDP总量最大的一个城市,截止年武汉市人口总数为.20万人,年武汉市的GDP为.1亿元。

我们都知道,武汉是湖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城市,无论是经济、教育、交通和科研方面,完全是湖北省的扛把子,GDP方面就占到了湖北省总量的近36%。一直以来,民间就有一个说法,一旦武汉市成为了第五个直辖市,湖北省的哪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能胜任省会的职能?很多人在襄阳和宜昌之间做了选择。当然这只是人们通过相关的分析比较进行议论的,事实上,国家对行政区域的调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考虑!

不过,抛开武汉会不会被直辖来说,湖北省哪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会是第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首先了解武汉的情况

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常住人口.2万人,年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

武汉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同时,武汉也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我们一起看看武汉市的综合实力

教育方面: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年末,武汉市有普通高校84所,全年在校研究生14.93万人,本专科在校生.69万人。武汉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城市。

科技方面: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城市。武汉地区科技研究机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1人。

交通方面: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铁路、西武高铁(武十高铁已通车)均经过武汉,在未来的“米”字形高铁框架下,武青高铁、沿江高铁、武青高铁、武贵高铁、武杭高铁等等均在武汉交汇。高速公路方面更是速通八达,民航方面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医疗方面:武汉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可颁发国际认可的创伤急救资质证书的城市,武汉市共有卫生事业机构个。

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没有写出来,这就是武汉的实力!

接下来了解一下襄阳市

襄阳是国家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襄阳常住人口万人,年GDP总量为.97亿元。

襄阳是历代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我们一起看看襄阳市的综合实力

教育方面(截止年的数据):襄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普通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31所、普通中学所、小学所,全市现有专任教师约5.2万人。

医疗方面(截止年的数据):襄阳市共有卫生机构个,其中,医院、卫生院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8个。

交通方面: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来是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襄阳市公路里程3万公里,襄阳机场航线现已通达20座城市21个航点。襄阳港是中国第二十大内河港口,是国家“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港口;襄阳铁路能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

科研方面(截止年的数据):襄阳市共有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共申请专利件,实用新型专利件,外观设计专利件,发明专利件。襄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家,实现增加值9.2亿元。

最后来了解宜昌的情况

宜昌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三峡大坝、葛洲坝就位于此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

宜昌市常住人口.79万人,年地区GDP为.42亿元,年,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正式揭牌。

我们一起看看宜昌市的综合实力

交通方面:宜昌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枢纽之一。境内拥有焦柳铁路、宜万铁路、汉宜铁路、鸦宜铁路,形成南北畅连、东西贯通的铁路枢纽格局。汉宜客运专线、紫云铁路、翻坝铁路,使宜昌成为纵横铁路大动脉上的交通节点。宜昌市有1条长江黄金水道、5条高速(沪蓉、荆宜、三峡翻坝、宜巴、保宜)和1个区域性机场(三峡机场)在宜昌交汇,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

教育方面(截止年的数据):宜昌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6万人,毕业生1.62万人,专任教师人。

医疗方面(截止年的数据):宜昌市共有卫生机构个,医院、卫生院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

科研方面(截止年的数据):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较上年增加81家。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75家。重点科技成果登记92项。全市专利受理量为件;专利授权量为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宜昌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5亿元。

总结

通过以上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宜昌市的GDP比襄阳市要少.55亿元,高校和襄阳数量一样,卫生机构要比襄阳少近0个,高新技术企业也比襄阳要少近个,交通方面襄阳目前的优势大于宜昌。

虽然,两地都是区域中心城市,但是综合实力上,宜昌明显没有襄阳有优势,因此,襄阳是当之无愧的湖北省“第二城”!

对于两座城市的情况,你觉得宜昌和襄阳,哪个是第二呢?

原创、图

网络,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参考:武汉、襄阳、宜昌三地百科

责编:老梁世界观

渠道新战争

写文章费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shizx.com/ycsls/99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